我校学者在中药金线草抗三阴性乳腺癌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我校王栋课题组在中药金线草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了验证。相关成果以“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Antenoron Filiform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via suppressing Skp2/p21 signaling axis”为题,于2023年5月6日在线发表于Phytomedicine杂志(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我校2020级硕士生廖乙乐为本文的第一作者,王栋教授与周仕轶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乳腺癌是危害世界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是所有乳腺癌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由于TNBC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因此无法受益于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TNBC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和靶点仍不清晰和明确。
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 Robertyet Vautier)为蓼科金线草属植物,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胃痛,咳血吐血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线草具有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肿瘤的药理活性。金线草在妇科疾病及炎症的治疗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但对其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甚少,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结合系统药理学分析探索中药金线草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金线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通过下调